饲料发酵(固体),只是一种处理手段,并非任何原料都需要发酵,并非任何人都胜任发酵。而且,不要**发酵,发酵有益亦有弊。 饲料发酵较常见的几个功效包括:提高原料的消化率,赋予原料新功能,延长原料保质期。 当然,当下饲料发酵还有一个营销方面的功效——无发酵能力的厂家给自己的低值产品贴上发酵标签,靠概念卖个好价钱,这个不做讨论。 提高原料消化率 这个在发酵粕类产品体现较明显(虽叫发酵*粕,但很多时候发酵并不是它的一处理工艺),效果也非常显着。 如果确实靠发酵提高了这个原料的消化率,绝大部分需要高产酶菌种的耗氧阶段发酵,而耗氧阶段是高损高危发酵阶段,是产生效益差的关键技术难点,需量利、量力而行。 而对于一些非常*利用的原料(血浆),或者确实较难利用的原料(稻壳),去通过发酵再去改善其可消化性(反刍动物另议),在没有性能较优良的菌种出现前,很多是不经济的。 对提高消化有帮助的菌种,可选择那些高产消化酶的菌种,如芽孢、霉菌、酵母等。 赋予原料新功能 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。如*菌培养物,这个既可以说用*菌发酵了原料,也可以说用这种原料去培养了*菌,新功能可能来源于这个菌的活菌、死菌体、代谢物或/和原料分解产物等。 对于目标物为菌体的就需要考虑原料碳氮比等因素,对于目标物为代谢产物的则要重点考虑优质碳源比例、好/厌氧程度等,对于目标物为分解产物的则要考虑菌种产酶能力、酶解条件等。 还有一种情况,对于一些利用价值非常低的皮壳类原料,加入少量糖或玉米粉等优质原料,接种一种或多种菌去发酵,生产的产品也具有一些功能,比如促进消化有可能是其中生长起来的菌的作用,减少便秘则有可能主要是原料中的纤维机械刺激动物胃肠蠕动,促进采食则可能是少量糖、玉米粉分解产物或菌代谢产物起到了作用,而这些皮壳类原料则主要起到了发酵载体的作用。 此类发酵用的比较多的菌种有酵母、乳酸菌、曲霉类,此外芽孢也有应用。 【成分】 (1)芽孢杆菌:枯草芽孢杆菌、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。活菌总数:≥3x109cfu/g (2)乳酸菌:植物乳杆菌、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。活菌总数:≥1 x109cfu/g (3)酵母菌:啤酒酵母、假丝酵母。活菌总数:≥5x109cfu/g 【功效】 一、促进繁殖能力,饲喂后能促使家禽充分发挥产蛋能力,延长产蛋高峰,增加总产蛋数,增强种禽的镜子活力和种蛋受精率。增强公畜的精子活力和配种成功率,提高母畜的产健仔数量。 二、提高青年畜禽的生产性能。由优选的高产酶芽孢菌株配伍,提高消化吸收能力,因此明显提高家禽的产蛋量,增加总蛋重,降低料蛋比,提高肉禽的生长速度,提高*猪的日增重,改善猪肉的品质风味。 三、促进*能力,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侵袭。 活力素由几种优选菌种**添加配伍,饲喂后能明显提高家畜禽*器官指数。饲喂肉鸡*器官指数:脾脏提高18.47%、法氏囊提高6.42%、胸腺提高41.46%。活力素还可以使畜禽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反应阳性率提高22%,提高机体PHA皮内试验的炎病反应强度多达30%,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含量提高近35%。 四、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 多个菌种优选**结合优化调理肠道环境,加以代谢产生的大量消化酶,使饲料得以较大限度的降解和吸收,同时有益菌在体内定植后产生的未知生长因子,B族维生素及氨基酸等营养因子可提高动物营养水平,促进其快速快速健康生长。 五、活力素的益生菌可发挥生物拮抗,生物夺氧作用,有效抑制有害菌侵染和繁殖,明显预防仔猪等幼畜拉稀,下痢率可显着低于对照组高达22.1%,降低黄白痢发病率70%,对母猪饲养实验显示,使用活力素使母猪分娩指数提高6.1%,窝仔数提高6.7%,每窝死胎数降低19.8%,母猪受胎成功率提高。 六、改善养殖环境,畜禽粪便干燥成型舍内氨气、硫化氢气体浓度可减少66.58%和54.44%,从而使饲料中的氮素损失减少51.0%,水份降低31.25% 【适用范围】 本品适用于蛋鸡、种鸡、肉鸡、鸭、鹅、鸽子、猪(母猪、仔猪、育肥猪)等畜禽动物;貂、兔等皮毛动物;牛、羊等反刍动物;鱼、虾、蟹等水产动物及其他经济动物。 【用法用量】添加量按每吨全价配合饲料计算 动物种类 种禽 蛋鸡 肉鸡 仔猪 母猪 育肥猪 牛、羊 皮毛动物 水产动物 其他经济动物 添加量g 1000 500 750 1000 2000 750 750 1000 3000 1000-2000